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阳光民生:【市民政局】发挥核对优势 让数据走入“阳光地带”
        2020/8/6 10:20:34

       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(以下简称“核对工作”)是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,是实现精准识别、精准救助的重要手段。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兜底保障工作的业务职能,坚持在探索中求发展,在发展中求创新,建成了以核对系统为重点的民政综合业务系统,不断完善核对工作机制,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,为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       一、夯实核对技术基础,实现互联互通互查

        遵循“集约整合、纵横互联、信息共享、业务协同”的发展理念,立足于整个民政工作信息化大布局,改变单打独斗建设核对系统的简单做法,大胆创新,以建设核对系统为契机,建成了以核对系统为重点的民政综合业务系统,全方位对漯河市民政工作信息化提供支撑。积极与市直单位、省级单位数据对接,形成纵横互联的大平台,打通了业务链、形成了服务网,业务协同能力显着提升。

         二、多措并举汇集数据,为“阳光救助”打下基础

        核对系统建成后,共享数据就是工作的核心。本着先易后难、先重点再全面的原则,积极主动到各相关单位协调有关数据信息。在逐个直接协调数据进展缓慢的情况下,克服困难、改变思路、借势借力、积极协调,逐步实现了户籍、车辆、工商、公积金、人社五险、不动产、婚姻、残疾人、殡葬等9大类市域信息共享,并成功实现了婚姻、养老保险、工伤保险、生育保险、医疗保险、残疾人等信息的全省互联和比对,该项创新举措走在了全省前列,2020年实现了社会救助部门随时委托、随时核查、随时出结果,三个“随时”体现了大数据的精准、全面、高效。纵横互联、海量数据汇集为“阳光救助”打下精准核查基础。

         三、核对结果成效明显,让救助在“阳光”下运行

        一是提升了社会救助核查覆盖面。2019年受县区民政部门委托共核对低保申请对象62150多人次,检出疑点问题4487人次;受漯河市总工会委托共核对2512多人次,检出疑点问题1528人次;受漯河市住建局住房保障中心委托共核对38978多人次,检出疑点问题958人次;受三门峡市民政局委托共核对92924多人次,检出疑点问题6257人次;受开封市民政局委托共核对16人次。通过对申请或享受社会救助的人员进行精准识别,进一步减少了“错救、漏救、骗救”等行为,实现了动态管理,有效避免了财政资金的浪费,更彰显了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。

        二是提升了社会救助精准化水平。核对平台实现部门数据实时共享,有效破解长期以来社会救助对象认定中隐性收入、家庭财产核查难的问题。2019年,核查救助申请对象信息196580条,累计预警异常信息13230条,检出率为6.7%。救助部门委托我中心核对申请对象经济状况,核对平台筛查其婚姻、车辆信息、不动产信息、社保信息等财产状况,救助部门把家庭经济状况作为审批是否救助的重要依据,错保率明显下降。

        三是提升了社会救助科学化水平。核对平台有效提升了救助帮扶工作的针对性、有效性。一方面规范核查流程,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流程进行核查、审批,系统流程处处留痕,规避人为漏洞。另一方面对明显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直接终止审核审批流程,降低了基层工作压力。同时,民政及相关监督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掌握预警异常信息处置情况,推动社会救助政策的有效落实。信息化核对平台随时提交、随时核查、随时出结果,精准高效,基层工作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审查,审批周期明显下降。

        四是提升了社会救助的群众满意度。救助申请对象精准识别、精准审批、动态管理,救助政策公平公正实施,把救助资源落到真正有需要的困难群众手中,“错救、人情救、骗救”等行为逐步减少,并要求把救助对象公示制度落到实处,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,上访量大幅下降。     

        2019年7月份,省民政厅低收入核对中心对我市核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;2019年8月份,在全省核对业务培训会上市民政信息中心负责人以《漯河市核对工作情况及思考》为题进行授课;2019年12月份,全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培训会在我市举办,省民政厅、省辖市核对机构主要负责人6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,现场观摩学习我市核对机制建设,我市核对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;2020年6月15日,副市长李军信就我局核对工作作肯定性批示。

         四、强化宣传培训力度,让群众做 “知情人”

       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核对工作队伍,全面提升核对工作业务水平,每年都组织培训学习会、上机操作培训,组建全市核对工作微信群、QQ群进行互动交流,及时研究解决核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。在政策宣传解读、社会热点释义等方面,有针对性、持续性的进行宣传,中国社区报、阳光漯河网、漯河日报、漯河晚报先后对我局核对工作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报道。利用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微信朋友圈、版面、宣传页等多渠道强化宣传力度,让更多群众做明白人、知情人。

        目前,我市救助核对范围覆盖包含最低生活保障、特困人员、临时救助、高龄津贴、住房救助、困难职工救助、部分教育救助等,下一步,将努力打造八大社会救助加慈善救助的“8+1”救助核对体系,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手段优势,为精准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科学依据,为助力我市“阳光漯河”建设、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