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出门的路平坦了,宽敞了,环境越来越美。”这是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黄庄村村民眼下的真切感受。村党支部书记胡本立介绍,村里过去约有三分之一的路不通,东家挤西家占,原本可以过汽车的路只能过小三轮。“前段通过开展‘三清三建’专项整治,还路于民,才有了这么宽敞的路。”
胡本立所说的“三清三建”是召陵区今年4月起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“三清三建”(清理合同、清查资产、清收欠款,建立权属明晰的责任体系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、建立全程透明的监督机制)专项整治行动。“这次行动解决了村集体资产被随意侵占的难题,也为集体增收、环境改善找到了出路,群众打心眼里拥护支持。”胡本立说。
为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“三清三建”专项整治,召陵区委、区政府拓展“阳光村务”建设成果,聚焦历史存量问题,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集体资产家底不清、资产不明、处置无序、使用不当、财产流失等问题。
根据“阳光村务”工作要求和“四议两公开”程序,召陵区实行“六榜”公示,健全群众参与监督机制,让群众在阳光下监督,让整治在阳光下推进。“六榜”即各村深入开展拉网式清查摸底,区农业农村局、镇党委统一审核后在村内“第一榜公示”;在接受监督、收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,对充实完善内容进行“第二榜公示”;各村民主决策,集体商议,对确定的整改事项以问题清单的方式,进行第三榜公示;问题整改结束后,按自觉履约、主动交纳欠款、拒不履约、拒不交纳欠款,分类对整改事项整改结果进行第四榜公示;对拒不履约、拒不交纳欠款问题依法整治阶段结束后,将党纪政务处理、依法追缴、依法打击等情况进行第五榜公示;整治结束后,对全面整治情况进行梳理汇总,逐笔逐项进行第六榜公示,公开清理合同、资产、欠款明细,公开相关人员处理情况,全面接受群众监督。
据统计,在“三清三建”整治行动中,召陵区9793名“两委”党员干部、群众代表签订承诺书,带头宣传政策、整改问题、化解矛盾。目前,全区已清理出耕地多确权面积2.55万亩,“四荒”地8212亩,规范合同42099份,增加收入435.84万元。
“这里原来是个荒坑,去年村里招商引资,把这个坑无偿让我使用,我投资20多万元垫了坑,建起了这个厂,产品供不应求。可这个地方太小,影响了企业发展。”在召陵区青年镇砖桥村,漯河市云之饮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李百忍介绍,“前一段,镇政府和村里结合‘三清’整治,准备将清理出来的预制场场地租给我,下一步我就可以扩建厂房了。”
召陵区各村党组织借助整治行动,聚焦“老大难”,大打“翻身仗”,新官理旧账,维护了社会公平“底线”,切实保障了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,彰显出“阳光村务”加强基层治理优势,有效增强了村组织战斗力、执行力、公信力。同时,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型、服务创收型、资源开发型、租赁经营型、项目带动型“五型”集体经济模式,推进全区农村进行以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为内容的的“三变”改革,使农村闲置资源活起来、增收产业强起来、群众日子好起来。
“专项整治行动,表面看清理的是农村‘三资’,整治了群众身边‘微腐败’和歪风恶习,彰显出‘阳光村务’制度优势。从本质说是让农村集体产权‘一锅粥’变成‘一本清’,夯实了村级组织和乡村振兴发展基础,推动了基层治理完善发展,形成了壮大集体经济、推动社会公平、助推乡村振兴、提升治理能力、赢得党心民心的多赢局面。”召陵区相关负责人说。